跓竢
成語(Idiom):跓竢
發音(Pronunciation):zhú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行走時步履不穩,搖搖晃晃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跓竢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人行走時步履不穩,姿態搖搖晃晃的樣子。它通常用來形容某人在行走時身體不穩定,可能是因為腳步不穩或者身體有些虛弱。這個成語的形象描寫非常生動,給人一種搖搖欲墜的感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跓竢這個成語可以用于描述一個人行走時的狀態,也可以用于比喻某人在做事情時態度不堅定,沒有決斷力。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跓竢來形容一個人走路搖搖晃晃,或者形容某人在做決定時猶豫不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跓竢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尚無確切記載,但它常常出現在古代文學作品中,如《紅樓夢》、《西游記》等。在這些作品中,跓竢常常用來描寫某個角色行走時的狀態,以展現人物形象的特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跓竢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是“跓”,第二個字是“竢”。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腿腳不好,走起路來總是跓竢不穩。
2. 這個選手在比賽中跑步跓竢,沒有保持平穩的速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想要記住跓竢這個成語,可以聯想成一個人走路時腳步踉蹌,身體晃動不穩的樣子。可以想象自己或者別人在行走時步履不穩,搖搖晃晃的樣子,以此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對成語感興趣,可以繼續學習其他與行走相關的成語,如“步履維艱”、“蹣跚學步”等。這些成語都能夠豐富你的詞匯量,提高你的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5-10歲):他走路跓竢,像個醉漢。
2. 初中生(11-14歲):她在舞臺上跳舞時跓竢,沒有保持平衡。
3. 高中生(15-18歲):他在做決定時總是跓竢不定,缺乏果斷性。
4. 大學生(19-22歲):他在激烈的比賽中跑步跓竢,沒有保持穩定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