撮録
成語(Idiom):撮録(cuō lù)
發音(Pronunciation):cuō l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不成系統、不成規模的零星收集或記錄。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撮録是由“撮”和“録”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撮”意為零星、少量,表示數量不多;“録”意為記錄、收集,表示行為動作。撮録的意思是指不成系統、不成規模的零星收集或記錄。形容收集或記錄的數量很少,不夠完備或不夠全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撮録常用于形容收集資料、記錄信息或整理資料時,數量很少或不夠完備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的知識或見聞范圍有限,不夠全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撮録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藝文志》中,原文是“撮録不參,固無以著聞”。后來成為常用的成語,用來形容收集資料不全或記錄不完備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撮録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聲雙音節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研究成果只是撮録了一些相關資料,還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
2. 這本書只是撮録了作者的一些個人經歷,對于整個歷史事件并不全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撮録”拆分成“撮”和“録”兩個字來記憶。可以聯想“撮”字的發音類似于“措”,表示少量;而“録”字的發音類似于“錄”,表示記錄。將這兩個字結合起來,形象地表達了收集或記錄的數量很少或不夠完備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收集、記錄相關的成語,如“搜集”、“整理”等,以擴展詞匯量和加深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圖書館里撮録了一些有關動物的資料。
2. 初中生:他只是撮録了一些歷史事件的大致情況,還需要更深入的了解。
3. 高中生:作為一名科研人員,我們需要撮録大量的實驗數據來支持我們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