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賴
成語(Idiom):抵賴(dǐ lài)
發音(Pronunciation):dǐ l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否認事實、推卸責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抵賴是由“抵”和“賴”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抵,表示抵觸、反對;賴,表示推諉、逃避。抵賴的意思是指在面對錯誤、過失或責任時,不承認或推卸責任,以逃避責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抵賴常常用于形容那些不愿意承擔責任、推卸責任的人。這種行為通常是不誠實和不負責任的表現。抵賴不僅存在于個人生活中,也常見于工作、學習和社會公共事務等各個領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抵賴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戰國策·齊策四》。相傳戰國時期,齊國的公子光因為殺人而被人告發。公子光為了逃避責任,一再抵賴自己的罪行,推卸責任。最終,他雖然逃脫了一時的懲罰,但也失去了人們對他的信任和尊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抵賴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抵”是動詞,表示抵觸、反對;“賴”是動詞,表示推諉、逃避。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明明做錯了事情,卻一直抵賴不認賬。
2. 面對自己的錯誤,你應該勇于承認,而不是抵賴責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抵賴這個成語??梢韵胂笠粋€人在面對錯誤時,把責任推給別人,像是一個人在逃避責任的樣子,這樣就能夠記住抵賴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成語,如“推卸責任”、“回避問題”等,來豐富對于責任和誠實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沒有做作業,但我抵賴是因為書包被小狗咬破了。
2. 初中生:他明明是隊長,卻抵賴說輸球是因為隊友不配合。
3. 高中生:她抵賴自己遲到是因為交通堵塞,其實是因為起床晚了。
4. 大學生:他明明是團隊的負責人,卻抵賴說項目失敗是因為其他成員的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