躇峙
成語(Idiom):躇峙(chú zhì)
發音(Pronunciation):chú z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局勢陷入僵持,無法解決或突破。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躇峙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局勢或情況陷入僵持狀態,無法進一步發展或解決。它通常用來描述兩個相互對立的力量或觀點之間的僵持,雙方都無法取得勝利或達成共識。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躇峙一詞通常用于描述政治、經濟、軍事等領域的僵持局面。它可以用來形容兩個國家之間的對峙,兩個政治派別之間的僵持,或者兩個商業競爭對手之間的僵局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哀公十四年》中有一則故事,說的是魯國有一位名叫田賞的人,他在戰場上面對敵軍的強大壓力,卻堅持不退,最終打敗了敵軍。這個故事中的“躇峙”原指田賞在戰場上堅守陣地的狀態,后來逐漸引申為形容局勢陷入僵持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躇峙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躇”和“峙”。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場戰爭已經躇峙了很長時間,雙方都無法取得勝利。
2. 政府和反對派之間的談判一直躇峙,沒有取得任何進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躇峙”拆分成“躇”和“峙”兩個部分進行記憶。其中,“躇”可以理解為猶豫、停滯不前的意思;“峙”可以理解為僵持、對峙的意思。結合這兩個意思,可以形象地記憶“躇峙”的含義為陷入僵持的狀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歷史、政治、軍事等方面的書籍或文章,了解更多關于躇峙的具體案例和應用場景,以及如何解決躇峙局面的策略和方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上兩個同學在數學競賽中得了相同的分數,比賽結果躇峙了。
2. 初中生:這場足球比賽兩隊實力相當,比分一直躇峙在0:0。
3. 高中生:這個政治問題兩個派別的意見都很激烈,目前還是躇峙狀態。
4. 大學生:這個項目的決策一直躇峙不前,需要更多的討論和權衡。
5. 成年人:公司的兩個部門對某個決策持不同意見,導致決策結果一直躇峙,需要高層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