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餳
基本解釋
枳椇子的別名。 唐 蘇鶚 《蘇氏演義》卷下:“枳椇子一名木餳,實形拳曲,花在實外,味甘如餳蜜也。”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三·枳椇》。
成語(Idiom):木餳
發音(Pronunciation):mù xí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性情懦弱,沒有骨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木餳是由“木”和“餳”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木指木頭,餳指餳餳之貌,形容人的性格軟弱無力,缺乏堅定的意志和勇氣。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一個人沒有骨氣,容易被他人左右,缺乏獨立思考和行動的能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對事物沒有主見,容易受別人影響,缺乏堅定的決心和行動力的情況。可以用來批評那些沒有骨氣、缺乏獨立思考和行動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魯周公世家》中有這樣一個故事:魯國的周公旦曾經對公子糾說:“你如同木餳,沒有骨氣。”公子糾聽后深感恥辱,立刻改過自新,成為了一個有骨氣、有決斷力的人。從此,人們就用“木餳”來形容柔弱、沒有骨氣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木餳的人,從來不敢表達自己的觀點。
2. 她太木餳了,總是被別人左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木餳”與“木頭”和“軟弱”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一個人像木頭一樣軟弱無力,沒有骨氣的樣子,從而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堅定、勇氣相關的成語,如“不畏艱難”、“剛毅不屈”等,來豐富自己的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一個木餳的人,總是害怕去嘗試新的事物。
2. 初中生:她太木餳了,連面對困難都沒有勇氣去解決。
3. 高中生:他的性格太木餳了,缺乏獨立思考和行動力,需要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