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隅
基本解釋
亦作“邉隅”。1.猶邊境。《三國志·吳志·周魴傳》:“ 魴 遠在邊隅,江汜分絶,恩澤教化,未蒙撫及。” 唐 駱賓王 《兵部奏姚州破賊設蒙儉等露布》:“一戎而荒景肅清,再鼓而邊隅底定。” 明 馮夢龍 《邯鄲夢·宇文計陷》:“那將在軍中呵,隨機行止,況收復千里邉隅。” 郭孝成 《云南光復記》:“ 廣西 僻在邊隅,民窮勢蹙,外無應援,內乏餉械,鄰封悉樹 漢 幟,一隅何能孤守。”
(2).邊緣。 宋 蘇洵 《答二任》詩:“聞君猒 蜀 樂 上蔡 ,占地百頃無邉隅。”
邊隅(biān yú)
發音(Pronunciation):biān y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邊緣、角落。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邊隅是一個漢語成語,由“邊”和“隅”兩個字組成。邊指物體的邊緣,隅指物體的角落。邊隅合在一起,表示物體的邊緣和角落的意思。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事物的邊緣和角落的位置。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邊隅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事物或人處于邊緣地帶,或者處于不重要或被忽視的位置。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某個群體中地位低下,或者某個地方或物體被人忽略不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邊隅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天下篇》中,其中有一句話說:“非中非邊,非隅非陬。”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世間的事物不是中心,也不是邊緣,不是角落,也不是拐角。后來,人們將其中的“邊隅”兩個字單獨拿出來使用,形成了現在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邊隅的結構是一個名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小村莊位于山區的邊隅,很少有人來。
2. 他在公司里只是一個邊隅的職員,很少有人注意到他的存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一個物體的邊緣和角落,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位置和方位相關的成語,如“中心”、“角落”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家的花園位于城市的邊隅,非常安靜。
2. 初中生:他在班里只是一個邊隅的學生,很少有人理睬他。
3. 高中生:這個小城市位于國家的邊隅,交通不便。
4. 大學生:在這個行業里,我只是一個邊隅的從業者,還需要不斷努力。
以上是關于成語“邊隅”的全面學習指南,希望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個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