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維
基本解釋
南方屬火,因以“火維”指南方。亦特指五岳中的南岳 衡山 。 唐 韓愈 《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詩:“火維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專其雄。” 方世舉 注引 徐靈期 《南岳記》:“ 赤帝 館其巔, 祝融 宅其陽。” 元 歐陽玄 《辟雍賦》:“東逾若木之日津,西探崦嵫之月竁,南窮火維之陬,北際冰天之澨。” 郭沫若 《下龍灣》詩:“忘卻南邦是火維,午涼長睡不知時。”
成語(Idiom):火維
發音(Pronunciation):huǒ wé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火勢猛烈,難以控制。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火維是由“火”和“維”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火指火勢,維指控制。火維形容火勢猛烈,難以控制,意味著事物發展到了無法控制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火維常用于形容火災、戰爭、社會動亂等情況下的火勢猛烈,難以控制的狀態。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些情況下的無法阻止、控制的擴大趨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火維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二十一年》中,原文是“火維患焉”。這句話是描述昭公二十一年楚國的一場火災。楚昭公在位期間,楚國發生了一場大火,火勢猛烈,無法控制。后來,人們用“火維”來形容類似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火維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場大火發展得太快了,已經到了火維的地步,我們必須盡快控制住它。
2. 社會動蕩使得局勢火維,政府需要采取措施來穩定局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場火災,火勢猛烈,無法控制,形成火維的狀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火有關的成語,如火燒眉毛、火上澆油等,來擴展對火的形容詞匯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大火燒得太高了,變成了火維,大家都逃不掉了。
2. 小學生:這場戰爭已經發展到了火維的程度,我們必須努力爭取和平。
3. 初中生:社會動亂使得局勢火維,政府需要采取措施來穩定局面。
4. 高中生:這場火災蔓延得太快了,已經到了火維的地步,我們必須盡快控制住它。
5. 大學生:這次疫情的擴散速度很快,已經到了火維的狀態,我們需要全力以赴來控制疫情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