袒割
成語(Idiom):袒割(tǎn gē)
發音(Pronunciation):tǎn gē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把自己的身體暴露在外,毫無保護地受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袒割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袒的意思是裸露,割的意思是切割。袒割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毫無保護地暴露在外,容易受到傷害的狀態。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人在某種情況下沒有保護自己,或者沒有做好自我保護的措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袒割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些不懂得保護自己的人,或者在某種情況下沒有做好自我保護的措施的人。例如,一個人在冬天不穿外套出門,容易感冒,就可以用袒割來形容他沒有做好自我保護。另外,袒割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社交場合上說出了一些不應該說的話,暴露了自己的隱私或者秘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袒割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的《康熙字典》中。根據史書記載,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春秋時期的齊國。當時,齊國有一個名叫子彈的人,他非常善于言辭,但是缺乏自我保護意識。一次,子彈在公開場合中說出了一些不該說的話,結果被人乘機攻擊,導致他受傷。從此以后,人們用“袒割”來形容那些不懂得保護自己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袒割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動詞是袒,賓語是割。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考試中不做筆記,就像袒割自己一樣,很容易受到傷害。
2. 她把自己的個人信息隨意泄露,簡直就是袒割自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一個人赤身裸體地站在刀子下面的形象來記憶袒割這個成語的意思。這個形象生動地表達了袒割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自我保護相關的成語,例如袖手旁觀、自食其果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不穿外套出門,就像袒割自己一樣,容易感冒。
初中生:她在網上隨意泄露個人信息,簡直就是袒割自己。
高中生:他在考試中不做筆記,就像袒割自己一樣,很容易受到傷害。
大學生:他在社交場合上說出了一些不應該說的話,暴露了自己的隱私,真是袒割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