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珍本
成語(Idiom):袖珍本
發音(Pronunciation):xiù zhēn bě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體積小巧、便于攜帶的書籍或資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袖珍本原指書籍尺寸小巧,便于放在袖子口袋里攜帶。后來引申為形容事物體積小、便于攜帶。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用于形容體積小巧、便于攜帶的物品,也可以用于形容簡潔精煉的文字或論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袖珍本最早出現在明代李時中的《南園小品》一書中。該書中有一則故事,說有一位名叫吳子興的書法家,他的字跡非常小巧,可以寫在一張紙上,然后卷起來放在袖子里。后來,人們就用“袖珍本”來形容書籍體積小巧的特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名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本詞典是袖珍本,可以方便地放在口袋里。
2. 這家公司推出了一款袖珍本電腦,非常適合旅行時使用。
3. 這篇論文寫得非常簡潔精煉,可以說是一部袖珍本。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袖珍本”與小巧、便于攜帶的物品聯系起來,形成聯想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書籍或文學相關的成語,如“書香門第”、“滿腹經綸”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有一本袖珍本的童話書,可以隨時讀給你聽。
2. 初中生:我喜歡買一些袖珍本的英語詞典,方便我隨時學習。
3. 高中生:這本袖珍本的歷史書內容簡潔明了,非常適合備考使用。
4. 大學生:我最近在讀一本袖珍本的心理學入門書,對我學業有很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