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阸
成語(Idiom):冥阸(míng jié)
發音(Pronunciation):míng ji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深奧難懂的道理或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冥阸一詞由“冥”和“阸”兩個字組成。其中,“冥”意為深奧、難以理解,“阸”意為門檻、關卡。冥阸原指深奧難懂的道理或事物,比喻難以逾越的難關或高深的學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些知識或問題非常深奧難解,難以理解或突破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刺客列傳》記載,戰國時期,齊國的大臣孟嘗君向齊王提出了一個難題:“天下有無難事?”齊王回答:“有?!泵蠂L君問:“請問,何謂難事?”齊王回答:“眾口難調?!泵蠂L君接著問:“眾口難調,何謂眾口?”齊王回答:“眾口即眾人的言論。”孟嘗君再問:“眾人的言論難調,何謂難調?”齊王回答:“難調即難以滿足眾人的愿望?!泵蠂L君最后問:“難以滿足眾人的愿望,何謂滿足眾人的愿望?”齊王回答:“滿足眾人的愿望即為天下無難事?!边@個問題看似簡單,實際上卻隱含了深奧的哲理。孟嘗君的提問就像是一座高深難懂的門檻,齊王無法逾越,因此被稱為“冥阸”。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篇文章的內容太冥阸了,我完全看不懂。
2. 學習這門課程需要跨過很多冥阸才能真正掌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詞義、造句或與其他相關成語對比來記憶。例如,將“冥阸”聯想成一座高大的門檻,表示深奧難以逾越的難關。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晦澀難懂”、“高深莫測”等,以豐富詞匯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歲):這個數學題太冥阸了,我算不出來。
2. 初中生(14歲):這本書的內容非常冥阸,我需要請教老師才能理解。
3. 高中生(17歲):這個科學理論對我來說還是冥阸,需要更多的學習和實踐才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