撙度
成語(Idiom):撙度
發音(Pronunciation):zǔn d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節儉、節約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撙度指的是節儉、節約的意思。它強調節約使用資源,不浪費,充分利用已有的物質和時間。這個成語強調了節約的重要性,提倡人們在生活中保持適度的節儉,不過度浪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撙度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生活中節約使用資源的態度,也可以用來提醒別人不要浪費資源。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這個成語來鼓勵自己節約使用物品,例如節約用水、節約用電等。同時,這個成語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組織或國家在運作中高效利用資源的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撙度一詞最早出現在《論語·子罕》中,其中有一句話是:“毋多撙于心”。這句話的意思是不要貪得無厭,不要過分追求物質享受。后來,這個成語逐漸演變為撙度,成為一個獨立的成語,用來形容節儉、節約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撙度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聲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應該學會撙度,不要浪費糧食。
2. 這個國家非常注重撙度,大力倡導節約使用資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撙度這個成語與“尊崇度量”進行聯想。尊崇度量意味著我們應該尊重和珍惜資源,不浪費和過度追求。這樣的聯想可以幫助記憶撙度的含義和重要性。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節儉、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知識,學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節約使用資源,保護環境。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學會撙度,不要浪費紙張。
2. 初中生:撙度是一種美德,我們應該珍惜每一滴水。
3. 高中生:撙度是社會進步的標志,我們應該提倡節約用電。
4. 大學生:在大學生活中,我們要學會撙度,不要過度消費。
5. 成年人:撙度是每個人應該具備的品質,我們應該節約使用資源,保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