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空
基本解釋
飛入空中。 唐 儲光羲 《詠山泉》:“映地為天色,飛空作雨聲。” 宋 王安石 《送吳顯道》詩之一:“上有橫河斷海之浮云,可望不可攀。飛空結樓臺,影動杳裊沖融間。”
成語(Idiom):飛空
發音(Pronunciation):fēi k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飛翔在空中。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飛空意為在空中飛翔,形容飛鳥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飛翔,也可以用來比喻某人或某物在某個領域中表現出色,突破常規,高人一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形容飛鳥在天空中飛翔,也可以用于形容人在某個領域中表現出色。常見的使用場景包括自然風景描寫、人物描述、比喻他人的才能或技藝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哀公十一年》中有一段記載,當時晉國有一位叫孟嘗君的人,他是晉國的宰相,才華出眾。有一次,孟嘗君在朝堂上發表言論,用了“飛空”一詞來形容自己的才能。這個詞語后來被廣泛使用,并成為一個常用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部分為“飛空”,沒有其他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天空中的鷹飛空時,展示了它的雄姿。
2. 這位小提琴家的演奏技藝真是飛空,無人能及。
3. 這個公司在市場上的表現飛空,成為行業的佼佼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飛空”與自由自在的飛鳥聯系起來,形成形象記憶。也可以通過將成語與例句結合起來進行記憶,加深對成語的理解和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飛行相關的成語,如“飛黃騰達”、“飛速發展”等,擴大對成語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小鳥在藍天中飛空,好想也能像它一樣自由自在。
2. 初中生(13-15歲):他在數學競賽中的成績飛空,獲得了第一名。
3. 高中生(16-18歲):她的歌聲飛空,讓人陶醉其中。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這家公司的市值飛空,成為了行業的領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