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牘
成語(Idiom):簡牘(jiǎn dú)
發音(Pronunciation):jiǎn d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書信或文書的簡短和簡潔。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簡牘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簡”指的是簡短、簡潔,而“牘”則指的是書信或文書。簡牘形容書信或文書簡短明了,內容精練。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簡牘常用來形容文章或信件的寫作風格簡潔明了,內容簡明扼要的特點。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來形容寫作、演講或者表達思想時的簡明扼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律歷志》中有這樣的記載:漢朝時期,有一位名叫陳慶之的官員,他寫的奏章非常簡潔明了,讓人一目了然。漢武帝贊賞他的才能,稱贊他的奏章為“簡牘”。從此以后,人們就將陳慶之的寫作風格稱為“簡牘”,并將其作為成語使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文章總是簡牘精煉,讓人讀起來非常舒服。
2. 這封信寫得太簡牘了,我差點沒看懂。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簡牘”兩個字形象地聯想為一個簡潔明了的書信。你可以想象一個字母簡單的信封上面寫著“簡牘”,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更多成語和其用法可以幫助你提升漢語水平。你可以閱讀成語故事,了解成語的起源和用法,并嘗試在日常生活中運用這些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寫的作文簡潔明了,老師說像是個簡牘。
2. 初中生:這篇演講稿寫得太簡牘了,沒有任何廢話。
3. 高中生:他的論文措辭簡練,結構緊湊,真是一篇簡牘之作。
4. 大學生:這份實習報告要求簡潔明了,我們需要努力寫出一份簡牘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