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江
成語(Idiom):剪江
發音(Pronunciation):jiǎn ji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剪江是一個形容詞,意為分割江河,形成險要之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剪江一詞源自《左傳·哀公十三年》:“剪江以為固”。剪,割斷;江,大江。成語剪江比喻通過割斷江河來形成險要之地,使敵人難以通過。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剪江一詞多用于形容地勢險要,防守方便的地方。也可用于比喻事物之間的隔離或分割。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根據《左傳》中的記載,戰國時期,齊國和楚國交戰。楚國的大軍想要進攻齊國,但齊國利用江河的地勢,將江河割斷,形成了險要之地,使得楚國無法順利通過。因此,剪江成為了形容地勢險要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剪江的結構為“剪”+“江”。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座城市的剪江地勢使得它成為了無敵的防御要塞。
2. 這條山脈剪江般將兩個國家分隔開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剪江”與地勢險要的形象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想象一條江河被割斷,形成了險要的地勢。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地勢相關的成語,如“險峻”、“險要”。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這個城堡的剪江地勢讓敵人無法攻進來。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山谷的剪江地勢使得人們能夠很好地防守。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國家的剪江地勢形成了堅不可摧的防御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