靃靡
成語(Idiom):靃靡(huī mǐ)
發音(Pronunciation):huī m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衰落、破敗、凋敝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靃靡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事物衰落、破敗、凋敝的樣子。它通常用于描述人們的精神狀態、物品的狀況或者社會風氣的衰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靃靡一詞常用于文學作品、新聞報道、評論文章等中,用來描繪某種衰敗、破敗的景象。例如,可以用來形容某個城市經濟發展不景氣、文化衰落、道德風尚敗壞等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逍遙游》中有一句話:“靃靡之鄉,何以堪之哉!”意思是說,一個衰敗、破敗的城市,怎么能忍受呢!這句話形象地描繪了靃靡的景象,因而逐漸形成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靃靡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別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古村落經歷了歲月的洗禮,如今已變得靃靡不堪。
2. 這個行業的競爭激烈,很多小企業都陷入了靃靡的境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靃靡”與“衰落”、“破敗”這些近義詞聯系起來,形成一個記憶聯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文學作品、新聞報道等來進一步理解和運用這個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這個廢棄的房子看起來靃靡不堪,好像鬼屋一樣可怕。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城市的環境越來越靃靡了,我們應該積極保護環境。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社會的道德風氣越來越靃靡,我們應該加強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