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絜
成語(Idiom):修絜
發音(Pronunciation):xiū ji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修飾裝飾,使之更加美好。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修絜是一個古代漢語成語,由兩個詞組成。修指修飾,細致地打磨和修整;絜指美好、秀麗。該成語形容人或事物經過精心修飾后,變得更加美好、優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修絜一詞多用于文學作品、書法繪畫或人物描述中。可以用來形容人物的舉止得體、儀態端莊,也可以用來形容藝術作品的精致、華美。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修絜的故事起源于《后漢書·杜預傳》。杜預是東漢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文學家,他以才華橫溢和為官清廉著稱。有一次,杜預上朝時,身穿一襲素衣,舉止得體,引起了大臣們的注意。大臣們感嘆他的儀態端莊,稱贊他修絜之美。從此,修絜一詞開始被用來形容人物的美好舉止。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修絜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舉止修絜,給人一種高雅的感覺。
2. 這幅畫的細節經過精心修絜,展現出了藝術家的高超技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
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修絜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拿著修飾品,仔細地打磨和修整,最終使其變得更加美好。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修絜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可以學習其他形容人或事物美好的成語,如“美不勝收”、“瑰麗無比”等。
2. 可以學習相關的書法、繪畫、禮儀等方面的知識,進一步了解修絜的應用場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的課堂講解修絜有條理,我們更容易理解。
2. 初中生:他的書法字跡修絜,每個筆畫都非常工整。
3. 高中生:這幅畫的色彩搭配修絜,給人一種和諧的感覺。
4. 大學生:她的儀態修絜,給人一種高貴的氣質。
5. 成年人:他的演講修絜優雅,很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