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事
基本解釋
罕見之事。 清 褚人穫 《堅瓠秘集·縣令主婚》:“簪花披紅,當堂拜縣主,結婚焉……觀者堵墻,詫為僅事。”
成語(Idiom):僅事
發音(Pronunciation):jǐn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只關注表面現象,不深究實質問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僅事指的是只看到事情的外在表象,而不去深入了解事情的本質和內在原因。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人只注重表面現象,而忽略了事物的本質和深層次的問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于批評那些只看到問題表面,不去深入分析和解決問題的人。也可以用于提醒自己要注意不要只看到事情的表面,要深入思考和探究問題的本質。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韓非子·解老》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在路上撿到了一只羊蹄子,他看到羊蹄子上有一點血跡,就以為羊一定是受傷了,于是追趕羊去救治。結果他追了很遠,卻發現羊并沒有受傷,只是不小心踩到了刺才流了一點血。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不能只看到表象,要善于分析問題的本質。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僅事是一個形容詞+名詞的結構,形容詞“僅”表示只有,名詞“事”表示事情。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只看到問題的表面,從來不去深入思考,真是個僅事之人。
2. 要解決問題,不能僅事,要從根本上找到問題的原因。
3. 這種僅事的態度只會讓問題越來越復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把這個成語與一個人只看到事情的表面聯系在一起,想象這個人只關注事情的外在現象,而不去深入了解事情的本質。可以用這個形象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片面”、“淺嘗輒止”等,來擴展對于只注重表面的問題的認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只看到我衣服臟了,卻不知道我是在幫助別人,真是僅事之人。
2. 初中生:有些人只看到別人的外表,卻不了解他們的內心,他們真是僅事之人。
3. 高中生:政府應該不僅僅關注社會問題的表面現象,還要深入研究問題的本質,才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