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左
成語(Idiom):參左
發音(Pronunciation):cān zuǒ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參加某個團體或組織后,立即改變立場或態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參左”源于《左傳·昭公二十八年》:“昭公使管至于晉,見子參于逆旅,曰:‘昔者君子亦有所左右,今左右皆變矣,可乎?’”。意為參加某個團體或組織后,立即改變立場或態度。形容人不忠誠,善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人在某種利益驅動下,為達到個人目的而改變立場或態度的行為。可以用來批評那些不忠誠、善變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春秋時期的晉國。當時,晉國的君主昭公派遣管仲去晉國外交,途中遇到了子參。管仲對子參說:“過去,君子也有自己的主張,而今天大家都變了,你覺得如何?”這個故事說明了參加某個團體或組織后,立即改變立場或態度的現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本來支持我們的計劃,可是一聽說有利益可以得到,就參左了。
2. 這個人只顧自己的利益,完全沒有原則,總是參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參”字與“左右”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在團體中不斷轉身改變立場的形象,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參左”意思相近的成語,如“蠅頭小利”、“見風使舵”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剛開始說喜歡足球,可是為了討好新朋友,他參左了,說自己喜歡籃球。
2. 初中生:她曾經是我們班的好朋友,但是為了迎合另一個班級的同學,她參左了,跟我們變得疏遠了。
3. 高中生:政客們常常在選舉前后參左,以獲取更多選民的支持。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全面了解和記憶“參左”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