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yù shí jù fén ㄧㄩˋ ㄕㄧˊ ㄐㄨˋ ㄈㄣˊ玉石俱焚
◎ 玉石俱焚 yùshí-jùfén
[good people are destroyed with the bad as the jade and stone are burned up together] 美玉和石頭一齊燒毀了。比喻好和壞的同歸于盡
詞語解釋
yù shí jù fén ㄧㄩˋ ㄕㄧˊ ㄐㄨˋ ㄈㄣˊ玉石俱焚
比喻好壞同歸于盡。《書·胤征》:“火炎 崐岡 ,玉石俱焚。” 唐 李德裕 《論赤頭赤心健兒等狀》:“所慮玉石俱焚,善惡同棄。”《三國演義》第四一回:“公可往説 劉備 ;如肯來降,免罪賜爵;若更執迷,軍民共戮,玉石俱焚。” 冰心 《去國·斯人獨憔悴》:“原來是他們校長給他父親的信……請他父親叫他們回來,免得將來懲戒的時候,玉石俱焚。”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玉石俱焚
成語(Idiom):玉石俱焚(yù shí jù fén)
發音(Pronunciation):yù shí jù fé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兩者同樣珍貴的東西一同毀滅,表示為了某種目的,不惜犧牲一切。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玉石代表珍貴的東西,俱焚表示一同燃燒毀滅。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為了某種目的,不惜一切犧牲,包括自己寶貴的東西。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為了某種目的,不顧一切犧牲自己的利益或財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了一個故事,說項羽被困在垓下,劉邦率軍圍攻。劉邦派人給項羽送來一塊玉,項羽的妻子虞姬看到后很喜歡,但項羽卻將玉石扔進了火中,表示不顧一切要戰斗到底。這個故事成為了“玉石俱焚”的典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謂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為了保護家人,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玉石俱焚。
2. 面對困境,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玉石俱焚的道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項羽的故事,想象他將玉石扔進火中的場景,以此來記憶“玉石俱焚”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玉石俱焚”相關的成語,如“寧可玉碎,不肯瓦全”、“舍本逐末”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為了保護動物,愿意玉石俱焚。
2. 初中生:為了追求真理,科學家們常常選擇玉石俱焚。
3. 高中生: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玉石俱焚的道路。
4. 大學生:為了追求事業成功,他不惜一切玉石俱焚。
5. 成年人:面對困境,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玉石俱焚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