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yī sǎo ér kōng ㄧ ㄙㄠˇ ㄦˊ ㄎㄨㄙ一掃而空(一掃而空)
一舉掃除凈盡。 鄭觀應 《盛世危言·吏治上》:“官司益多,否塞益甚,堂廉益遠,積弊益深,欲一掃而空之,誠非開設議院不可。” 梁啟超 《論專制政體有害于君主而無一利》:“茍非專制政體,則此十種惡現象者,自一掃而空。” 魯迅 《吶喊·故鄉》:“待到傍晚我們上船的時候,這老屋里的所有破舊大小粗細東西,已經一掃而空了。”亦作“ 一掃而光 ”。 茅盾 《子夜》七:“ 吳蓀甫 微笑地回答,臉上的陰沉氣色又一掃而光了。” 老舍 《二馬》第三段八:“我用盡了心血勸她信了教,現在叫 亞力山大 給一掃而光弄得干干凈凈!”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一掃而空
成語(Idiom):一掃而空
發音(Pronunciation):yī sǎo ér k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下子全都被清空、被搶光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形容物品、人員等在很短的時間內全部被拿走或離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迅速、徹底地被搶購或被占領的場景,也可以用于形容某個地方或某個狀態一下子變得空無一人或沒有任何東西。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明代《水滸傳》中的一個故事。故事中,宋江帶領兄弟們攻打梁山泊,梁山泊上的守將被擊敗后,宋江率領眾人沖進了梁山泊的內堂,一下子把里面的人都殺光了,剩下的只是空蕩蕩的空間。后來,人們用“一掃而空”來形容這種場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一掃”和“而空”兩部分組成,前者表示動作,后者表示結果。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今天打折的商品被顧客一掃而空。
2. 剛開始上課的時候,教室里座無虛席,但是下課后一掃而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一個人用掃帚掃地,結果把地上的東西都掃走了,留下了一個空地。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搶購、占領相關的成語,如“一搶而空”、“一夜之間”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今天早上去買零食,結果一掃而空,什么都沒買到。
2. 初中生:昨天學校圖書館新進了一本好書,一會兒就被同學們一掃而空了。
3. 高中生:我們班級組織了一次旅行,旅游景點一下子被我們一掃而空,人山人海的。
4. 大學生:圖書館的座位一掃而空,我只好找了一個角落坐下來學習。
5. 成年人:購物節開始后,商場里的商品一掃而空,人們都搶購得很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