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倍
基本解釋
[釋義]
(1) (動)增加跟原有數量相等的數量。
(2) (動)泛指程度比原來深得多。在學習上我們必須加倍努力。(作狀語)
[構成]
動賓式:加|倍
近義詞
反義詞
英文翻譯
1.(加一倍) double; be twice as much
2.(泛指程度深) double; redouble
3.{生} doubling gemination
詳細解釋
◎ 加倍 jiābèi
(1) [double]∶增為兩倍大
產量加倍
(2) [redouble]∶指程度比原來深得多
加倍還報這一侮辱
(1).增加一倍。《三國志·魏志·司馬芝傳》:“今商旅所求,雖有加倍之顯利,然於一統之計,已有不貲之損,不如墾田益一畝之收也。”《警世通言·桂員外途窮懺悔》:“ 支翁 遍求公子親戚往説方便,公子索要加倍,度 施家 沒有銀子。”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我一定要還你,還給你利息,還給你本,你聽見了沒有?我要加倍還你。”
(2).泛指程度比原來深得多。 茅盾 《一個女性》:“誰曾從豐裕跌落到貧乏,從高貴跌落到式微,那他對于世態炎涼的感覺,大概要加倍的深切罷?”
成語(Idiom):加倍
發音(Pronunciation):jiā bè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增加一倍或倍數增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數字、數量、程度等增加一倍或倍數增加。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表示增加、擴大或增強某種程度、數量或效果的情況。常用于描述增加收入、加強力量、提高速度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了一個故事。秦朝末年,項羽的軍隊圍攻了咸陽,秦軍的糧草被困在城中,儲備食物不多。項羽派遣部下韓信去搶奪秦軍的糧草,韓信回來后說:“糧草已經加倍了。”這個故事中的“加倍”一詞,后來成為了表示增加的意思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月的銷售額比上個月加倍了。
2. 經過努力,他的成績加倍提高了。
3. 好的營銷策略可以使銷售量加倍增長。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數字“1”被放大成“2”,表示加倍增加。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增加、擴大有關的成語,如“倍加”、“倍增”、“倍數”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努力學習,希望我的成績能夠加倍提高。
2. 初中生(13-15歲):老師說,只要我們用心學習,進步的速度就會加倍。
3. 高中生(16-18歲):高考沖刺階段,我每天都加倍努力,希望能夠取得好成績。
4. 大學生(19-22歲):參加比賽前,我們要加倍訓練,以提高實力。
5. 成人學習者:在工作中,我們要不斷學習和提升自己,以加倍增加自己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