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龍子
基本解釋
蜥蜴的異名。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鱗一·石龍子》:“山龍子……蜥蜴,豬婆蛇,守宮。此物生山石間,能吐雹,可祈雨,故得龍子之名。”
成語(Idiom):山龍子
發音(Pronunciation):shān lóng z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有才能而又不露聲色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山龍子是一個由“山龍”和“子”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山龍”指的是山中的龍,比喻隱藏在深山中的才能出眾的人;“子”是名詞后綴,表示人。整個成語的意思是指那些有才能卻不張揚的人。這個成語強調了人們應該謙虛低調,不要過分炫耀自己的才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那些有才能卻不張揚的人,也可以用來勸誡人們不要過于自負和炫耀自己的才華。在工作場合,可以用來形容那些默默做事但成績卓越的同事。在生活中,可以用來形容那些內斂、不喜歡炫耀的朋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秋水》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昔有大木,人以為無用,賣之者以為無價。有山龍者,自以為無用,以避人。山龍子知之,乃往見山龍。山龍見之,不怒而喜,曰:“子非無用也,子亦非無價也。”故以為寶而藏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些人雖然不張揚,但卻擁有非凡的才華和價值,就像山中的龍一樣。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為“山龍子”,其中“山龍”是比喻,表示隱藏在深山中的才能出眾的人,“子”是名詞后綴,表示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山龍子,雖然很低調,但他的才華無人能及。
2. 她是一個山龍子,從不張揚自己的成就,但卻默默為公司做出了巨大貢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山龍子”這個成語與山中的龍相聯想,表示隱藏在深山中的才能出眾的人。可以通過想象山中的龍在山谷中悄悄行動,不張揚自己的存在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才能和謙虛相關的成語,如“藏拙名士”、“不驕不躁”等,以擴大對這一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一個山龍子,雖然成績很好,但從不炫耀。
2. 初中生:她是一個山龍子,雖然才華出眾,但從不張揚自己。
3. 高中生:雖然他是個山龍子,但他的才能卻被眾人所知。
4. 大學生:他是一個山龍子,雖然成就斐然,卻始終保持謙遜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