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廳試
成語(Idiom):鎖廳試(suǒ tīng shì)
發音(Pronunciation):suǒ tīng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鎖廳試是指明知對方無法應對或無法通過考試,卻故意出難題或設下陷阱,以便拿對方開心或取笑的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鎖廳試源自明代的故事。相傳,明朝洪武年間,有一位名叫張嘉貞的官員,他曾任命一位叫曹清的人擔任考官,負責考核官員的能力。曹清心地善良,不愿意刁難考生,于是很多官員都想通過參加他的考試來顯示自己的能力。但有一天,一位名叫楊宗保的官員卻故意提出了一道非常難的問題,希望能夠讓曹清難堪。然而,曹清卻出乎意料地回答了這個問題,讓楊宗保非常尷尬。后來,人們就用“鎖廳試”來形容明知對方無法應對或無法通過考試,卻故意出難題或設下陷阱,以便拿對方開心或取笑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鎖廳試常用于形容考試中有人出難題或設陷阱,以取笑或嘲笑他人的行為。也可以用于形容其他情境下的類似行為,比如在工作中有人刁難同事或下屬。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鎖廳試的故事起源于明代,具體故事背景和人物來源可能有所不同。這個成語的含義在民間流傳,成為了一個常用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鎖廳試的成語結構是“鎖廳”+“試”,其中“鎖廳”表示故意設陷阱,而“試”表示考試。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明明知道我對這個問題一無所知,卻故意問我,真是個鎖廳試的家伙。
2. 這個老師喜歡出難題給學生,經常搞鎖廳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鎖廳試”與“故意設陷阱考試”聯系起來,這樣可以幫助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考試相關的成語,比如“畫蛇添足”、“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為了考我們,特意出了很難的題目,真是鎖廳試!
2. 初中生:他明明知道我不擅長這個科目,還故意出難題給我,真是個鎖廳試的家伙。
3. 高中生:老師喜歡出難題給我們,就是為了鎖廳試一下我們的能力。
4. 大學生:在考試中,有些人喜歡鎖廳試別人,讓他們感到挫敗。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鎖廳試”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