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明月社
基本解釋
社團名。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城南錄》:“ 古渡禪林 在湖中長嶼上,為 金山 下院,詩人 儀堉 與 徐晁玖 、 陳仲公 結社於此,謂之‘二分明月社’。”
成語(Idiom):二分明月社
發音(Pronunciation):èr fēn míng yuè sh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團結一心,共同努力,以實現共同目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二分明月社”源自唐代杜甫的《月夜憶舍弟》詩中的一句:“明月有時照滄海,青山難改綠水流。世人皆曉滄州路,此事只應官吏知。”其中,“二分明月社”意為將明月分為兩半,分別照射到滄海和青山上。這里用來比喻人們團結一心,共同努力,以實現共同目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團結一致、共同奮斗的場景,特別適用于團隊合作、集體努力的情境。可以用來形容團隊在完成任務、實現目標時,共同努力、協作無間。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唐代杜甫的詩作《月夜憶舍弟》。杜甫在詩中寫道,明月有時照滄海,青山難改綠水流,世人皆曉滄州路,此事只應官吏知。杜甫通過描繪明月照射滄海和青山的景象,表達了官吏們對于滄州路的了解與掌握。這個詩句后來被引用為成語,用來比喻人們團結一心,共同努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二分明月社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團隊成員二分明月社,共同攻克了難題。
2. 在困難面前,大家二分明月社,共同戰勝了困境。
3. 他們二分明月社,共同努力,最終成功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二分明月社”的發音與“二分明月”這個形象聯系起來,想象明月被分為兩半,分別照射到滄海和青山上。這樣的圖像可以幫助記住成語的基本含義,即人們團結一心,共同努力。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唐代杜甫的詩歌創作,以及其他與團結、合作相關的成語,如“同舟共濟”、“眾志成城”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二分明月社,一起參加學校的運動會。
2. 初中生:班級同學二分明月社,齊心協力完成了班級文化節的籌備工作。
3. 高中生:我們學校的學生會二分明月社,共同為校園文化建設做出努力。
4. 大學生:大家二分明月社,共同舉辦了一場校園音樂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