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苦
成語(Idiom):悲苦(bēi kǔ)
發音(Pronunciation):bēi k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悲傷痛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悲苦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人們在悲傷、痛苦中的心情。它表達了一種深深的痛苦和悲傷情緒,可以用來形容個人的悲傷、困苦和不幸。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悲苦常用于描述個人遭遇不幸或困苦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整個社會或國家面臨的困境和苦難。在文學作品中,悲苦可以用來描繪主人公的悲慘遭遇,或者用來表達作者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痛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悲苦這個成語的起源比較模糊,沒有特定的故事或典故與之相關。它是根據漢語詞語的常用搭配和語言習慣形成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悲苦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悲”表示悲傷,痛苦,而“苦”表示困苦,艱難。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遭遇真是悲苦,一夜之間失去了親人和財產。
2. 這個國家正面臨著戰爭和貧困的悲苦。
3. 她的悲苦經歷使她變得堅強,不再輕易放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悲傷和苦難相關的形象進行聯想,如一張悲傷的臉和一杯苦澀的咖啡,來幫助記憶悲苦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悲苦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與之相關的成語,如“悲歡離合”、“苦盡甘來”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聽到老師說了一個悲苦的故事,感到非常難過。
2. 初中生(13-15歲):這本小說描寫了主人公的悲苦經歷,讓我深受觸動。
3. 高中生(16-18歲):面對悲苦的生活,我們應該堅持不懈,積極面對挑戰。
4. 大學生(19-22歲):這個社會存在著許多悲苦的問題,我們應該思考如何改變現狀。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他的離婚經歷真是悲苦,但他堅持積極面對生活,最終走出了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