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舍
基本解釋
(1).古代一舍三十里,三舍為九十里。《國語·晉語四》:“若以君之靈,得復 晉國 , 晉 、 楚 治兵,會于 中原 ,其避君三舍。” 韋昭 注:“古者師行三十里而舍,三舍為九十里。”
(2).泛指距離遠。 清 趙翼 《高黎貢山歌》:“層椒青青日西下,借問下山尚三舍。”
(3).二十八宿,一宿為一舍。三舍指三座星宿的位置。《呂氏春秋·制樂》:“君有至德之言三,天必三賞君,今夕熒惑,其徙三舍。”《淮南子·覽冥訓》:“ 魯陽公 與 韓 搆難,戰(zhàn)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為之反三舍。” 唐 盧照鄰 《宴梓州南亭》詩:“愿得迴三舍,琴樽長若斯。” 清 曹寅 《避熱》詩之四:“他日一瓻重命酒,愿回三舍倒戈鋋。”
(4). 宋 代 元豐 以后,太學分三舍;上舍、內舍、外舍。 宋 曾慥 《高齋漫錄》:“ 崇寧 初, 蔡京 用事。 章公 惇 謂客曰:‘ 蔡元長 必行三舍,奈何?’客曰:‘三舍取士,《周官》賓興之法,相公何為不取。’” 明 康海 《王蘭卿﹞》第四折:“九天仙客正疑猜,三舍書生莫打乖。”參見“ 三舍生 ”。
成語(Idiom):三舍
發(fā)音(Pronunciation):sān shě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舍棄、放棄某物或某事物的三分之一,意味著舍棄的程度很高。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三舍是由“三”和“舍”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三”表示數(shù)量上的“三分之一”,“舍”表示“舍棄”、“放棄”。三舍的含義是指在做某事時,舍棄掉三分之一的東西,表示舍棄的程度很高,意味著做事堅決果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三舍一舍常用于形容舍棄某物或某事物的程度很高,表示決心堅定,不拖泥帶水。可以用于描述各種情景,如工作、學習、生活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三舍的故事起源有很多種說法,其中一種比較有名的說法是出自《莊子·外物》:“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鰷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三舍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一個動詞短語“三舍”構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完成工作,三舍一舍,連續(xù)工作了十個小時。
2. 為了學習更多的知識,她三舍一舍,放棄了很多娛樂活動。
3. 在創(chuàng)業(yè)的道路上,他三舍一舍,舍棄了很多舒適的生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三舍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在做一件事情時,需要舍棄掉三分之一的東西,表達出自己堅決果斷的決心。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與堅決果斷、舍棄相關的成語,如“無所顧忌”、“果斷”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為了考試,三舍一舍,每天晚上都要多讀一個小時的書。
2. 初中生:為了追求夢想,她三舍一舍,放棄了很多誘惑,努力學習。
3. 高中生:在選擇大學專業(yè)時,他三舍一舍,放棄了自己不太喜歡的專業(yè),選擇了自己熱愛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