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靡衣媮食(mí yī tóng shí)
發音(Pronunciation):mí yī tóng s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奢侈浪費,過著荒淫放縱的生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靡(mí)本意為衣物破爛不堪,后來引申為奢侈、浪費。衣(yī)指衣物,媮(tóng)指食物。靡衣媮食形容人過著奢侈浪費、荒淫放縱的生活,不知節制。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于批評那些過度追求享受、揮霍無度的人,也可用于形容某個群體或社會現象的浪費現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天下篇》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昔時有個名叫靡靡之樂的人,他的父親給他一塊金子,他卻用來買了一匹駿馬。接著,他又用馬換來了一輛華麗的車子。靡靡之樂的父親看到兒子的奢侈浪費,非常擔心他的未來。于是,他給兒子起了一個綽號叫“靡衣媮食”。這個故事成為了“靡衣媮食”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過著靡衣媮食的生活,浪費了大量財富。
2. 這個富豪的奢侈生活真是靡衣媮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靡衣媮食”聯想為一個人穿著破爛衣服(靡衣),吃著浪費的食物(媮食),形象地表達了奢侈浪費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奢侈浪費”、“揮金如土”等,以擴展對奢侈浪費的描述和批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哥哥總是買很多玩具,他過著靡衣媮食的生活。
2. 初中生:有些富二代過著靡衣媮食的生活,完全不知道節約。
3. 高中生:這個社會上存在著一些人過著靡衣媮食的生活,卻對社會貢獻很少。
4. 大學生:在消費主義盛行的社會中,一些人沉迷于靡衣媮食,忽視了真正的價值觀。
以上是關于成語“靡衣媮食”的全面學習指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