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藩
基本解釋
(1).封建時代王侯在封地上建國。《續資治通鑒·元順帝至正二十三年》:“ 思齊 , 海陵 人,本陰陽家者流, 士誠 ( 張士誠 )開藩,與有功焉。”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臺灣府屬渡口考》:“值 耿氏 開藩 福建 ,海禁弛,乃招徠客民。”《花月痕》第三回:“這幾年 秦王 開藩此地,幕中賓客都是些名士。”
(2). 清 代指到外省任高級官職。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四:“蓋 順治 間 商邱 宋文康公 撫畿輔時,嘗以四語自警,而哲子 牧仲 中丞開藩 吳下 ,即用以訓誡僚屬者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八回:“這件事如果辦成了功,不到兩三年,説不定陳臬開藩的了。”
成語(Idiom):開藩
發音(Pronunciation):kāi f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開辟邊疆、設立藩鎮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開藩是指在中國古代,為了鞏固邊疆防線,保護國家安全,設立邊境藩鎮。開藩一詞源于清朝時期,康熙皇帝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將邊疆地區分為若干個藩鎮,由大臣或將軍擔任藩鎮的鎮守之職。開藩的目的是為了加強對邊疆地區的控制,防止外族侵擾,同時也是一種分權的措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開藩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國家或組織采取措施來鞏固邊疆,保衛領土安全。也可以用來形容個人或團隊在某個領域開拓新局面,擴大影響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開藩一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歷史。在清朝時期,康熙皇帝采取了一系列的開藩政策,將邊疆地區劃分為若干個藩鎮,由大臣或將軍擔任藩鎮的鎮守之職。這些藩鎮的設立,有效地鞏固了清朝的邊疆防線,保護了國家的安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由“開”和“藩”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為了保護邊疆安全,政府決定開藩設立新的邊防據點。
2. 這個公司正在開藩海外市場,希望能夠擴大業務范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法記憶這個成語。可以將“開”字聯想為打開、開啟的意思,將“藩”字聯想為邊疆、防線的意思。這樣就可以形象地理解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中國古代的邊疆防御制度,了解清朝康熙皇帝的開藩政策對于邊疆地區的影響。也可以學習其他與邊疆、保衛國家安全相關的成語,如“邊關萬里,軍民一心”、“金戈鐵馬”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像英雄一樣,保護家鄉,就像開藩一樣保衛邊疆。
2. 初中生:歷史上的開藩政策,有效地鞏固了國家的邊疆防線。
3. 高中生:這個企業通過開藩海外市場,成功擴大了自己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