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娘
成語(Idiom):后娘(hòu niáng)
發音(Pronunciation):hòu ni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繼母。比喻對人民不像親生父母那樣關心愛護的統治者或管理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后娘一詞最早用于形容繼母,后來逐漸引申為對不負責任或對人民不友善的統治者的比喻。成語中的“后”意為不如親生,而“娘”則是指母親。后娘的形象在傳統文化中往往被認為是冷酷、無情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后娘一詞可以用于形容不關心人民福祉的政府官員、不負責任的領導者或管理者。也可以用于形容不負責任、不關心他人利益的個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后娘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宣公二年》中,描述了一個繼母對繼子的虐待。后來,這個詞逐漸引申為對不關心人民福祉的統治者的比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后娘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領導就像個后娘,完全不關心員工的福利。
2. 這個政府對人民的需求完全像個后娘一樣,置之不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冷酷無情的繼母對待她的繼子,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含有“后娘”一詞的成語,如“后娘眼里瞎”、“后娘養狗”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媽媽就是我的親媽,不是后娘。
2. 初中生:這個班主任對我們就像個后娘,從來不關心我們的問題。
3. 高中生:政府對這個社區的建設就像個后娘一樣,一點也不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