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紙
基本解釋
(1).信函。 南朝 梁 沉約 《<宋書>自序》:“復裁少字,宣志於 璞 ,聊因尺紙,使卿等具知厥心。” 宋 司馬光 《送導江李主簿君俞》詩:“西風時有意,尺紙慰離羣。” 宋 陳亮 《與章德茂侍郎書》之二:“尺紙不復到門下,非敢慢也,勢固如此。”
(2).指篇幅短小的文字。 宋 曾鞏 《與孫司封書》:“其亦何惜須臾之聽,尺紙之議,博問而極陳之,使其事白,固有補於天下,不獨一時為 宗旦 發也。”
(3).小幅紙張。 宋 岳珂 《寶真齋法書贊·唐彥猷談奉得達二帖贊》:“遒媚之觀,在此尺紙。”
成語(Idiom):尺紙
發音(Pronunciation):chǐ zh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言辭犀利,刻薄尖酸,毫不客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尺紙是指用尺子量東西時,一旦超出了尺子的長度就會被切斷。這個成語比喻說話做事過于刻薄尖酸,沒有一絲一毫的寬容和溫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說話或行事尖刻、刻薄,缺乏寬容和溫和的情況。可以用來批評那些說話刻薄、毫不留情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尺紙的故事并不多見,可能是由于這個成語的含義比較直觀,所以沒有明確的故事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名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口才很好,但總是喜歡用尺紙的話刺傷別人。
2. 她的回答總是那么尖酸刻薄,簡直就是一張尺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用尺子量東西時,一旦超出了尺子的長度就會被切斷,而尺紙的意思就是言辭尖酸刻薄,沒有一絲一毫的寬容和溫和。可以想象一個尖銳的尺子刺破了紙張,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形容言辭尖酸刻薄的成語,如“口如懸河”、“嘴似刀鋒”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說話總是很尖酸刻薄,就像一張尺紙一樣。
2. 初中生:她的回答總是那么尖刻,簡直就是一張尺紙。
3. 高中生:他的言辭犀利,毫不客氣,就像一張尺紙刺破了人們的心靈。
4. 大學生:尺紙般的言辭,讓人不禁懷疑人性的溫暖與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