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心
基本解釋
屈意從人。 明 李贄 《定林庵記》:“肯俯首下心,歸禮窮士,日倚簷楹,欣樂而忘其身之賤,必欲為圣人然后已者耶!”《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即不然,也該低首下心,先保全了太公,然后布告天下,問罪興師。” 楊朔 《十年》:“不但不敢得罪人,還得低首下心,處處讓人。”
英文翻譯
1.bottom centre
成語(Idiom):下心
發音(Pronunciation):xià x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心思不純,心懷不正,有不良企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下心是一個形容詞詞組,由“下”和“心”兩個字組成。下心的意思是指一個人的心思不純,心懷不正,有不良企圖。這個詞語常常用來形容那些心機深沉、陰險狡詐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下心這個成語可以用在各種場景中,特別是在描述人的行為和心態時。例如,可以用來形容某人在做生意時不擇手段、不講誠信,或者形容某人在人際關系中耍手段、算計他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下心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故事。據說,春秋時期,晉國有一位官員叫做鄭昭,他心機深沉,經常暗地里算計他人,以謀取自己的私利。因此,人們就用“下心”這個成語來形容那些心懷不軌、心思不純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下心”的結構是一個形容詞詞組,由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人看似和藹可親,但實際上他下心很重,要小心應對。
2. 不要輕易相信他的話,他常常下心算計別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成語“下心”的技巧可以是聯想記憶。可以將“下心”聯想為一個人的心下陷,表示心思不純,有不良企圖。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下心”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例如“下策”、“心術不正”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下心的狐貍總是想方設法騙取小鳥的食物。
2. 初中生:這個人看似友好,實際上他下心很重,經常算計別人。
3. 高中生:在商場上,有些商家為了賺錢,會下心不擇手段,給顧客造成很多困擾。
4. 大學生: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有些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標,會不擇手段地下心。
希望以上關于“下心”詞語的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