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翰
基本解釋
(1).猶臺輔。翰,輔翼。 晉 袁宏 《后漢紀·安帝紀》:“﹝ 楊震 ﹞忝當臺翰之任,故不敢不盡言之。”
(2).對人來函的敬稱。 宋 歐陽修 《與韓忠獻王書》:“獲捧臺翰,伏承經寒、動止萬福,下情欣慰?!?/p>
成語(Idiom):臺翰
發音(Pronunciation):tái h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才華出眾的文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臺翰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臺指文人的座次,翰指文人的筆名或筆跡。臺翰合在一起表示才華出眾的文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文學才華出眾的人,尤其是在詩詞、書法等方面有卓越成就的文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當時,唐玄宗在位時,他非常喜歡文學,經常聚集文人雅士來宴會。在宴會上,文人們按照才華的高低,被分配到不同的座位上,稱為臺。而文人們的筆名或者筆跡被稱為翰。因此,臺翰這個成語就形容了才華出眾的文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臺翰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詩詞水平很高,被譽為當代的臺翰。
2. 這位書法家的作品堪稱臺翰之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臺”和“翰”兩個字的形狀與成語的含義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比如,“臺”字的形狀類似于一個人坐在上面,表示座次;而“翰”字的形狀類似于一支筆,表示文人的筆名或筆跡。通過將形狀與含義聯系起來,可以更容易記住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唐代文學和文人的風采,以及其他形容才華出眾的成語,如“文采飛揚”、“才子佳人”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作文寫得很好,真是個小臺翰。
2. 初中生:這位同學的書法水平很高,可以說是個臺翰級的人才。
3. 高中生:他的詩詞寫得很出色,被老師稱為一位年輕的臺翰。
4. 大學生:這位同學的文學才華很突出,被譽為校園中的臺翰。
5. 成人:他的文學造詣很高,是當代的臺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