朘取
成語(Idiom):朘取
發音(Pronunciation):juān q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把事物的一部分拿出來,剩下的部分作為整體來看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朘取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朘”是指折斷、割掉,取走;“取”是指拿取、取得。朘取的意思是把事物的一部分割掉或拿走,剩下的部分作為整體來看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朘取常用于形容人們在處理問題時,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而忽略了整體的情況。也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只顧自己利益而忽視他人利益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朘取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孟子·離婁上》一篇中。文章中講述了一個人割掉自己的肉來救助別人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善于看到事物的整體,而不僅僅局限于自己的利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朘取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只看到了事情的一部分,朘取了利益,卻忽略了整體的利益。
2. 在解決問題時,我們要善于朘取,不要只看到一部分,而忽略了整體的情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把“朘取”這個詞拆解成“朘”和“取”,然后聯想“朘”是指折斷、割掉,而“取”是指拿取、取得。這樣就可以記住“朘取”的基本含義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朘取”相關的成語,如“割席斷交”、“折衷取舍”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學習時要朘取好的方法,不要只看到一部分,而忽略了整體的學習效果。
2. 初中生:在解決問題時,我們要善于朘取,不要只看到一部分,而忽略了整體的情況。
3. 高中生:他只看到了事情的一部分,朘取了利益,卻忽略了整體的利益,這是一種狹隘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