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命婦
基本解釋
古稱卿、大夫之妻。后亦稱因夫或子而得封號的婦女。與內命婦相對。《禮記·喪大記》:“外命婦率外宗哭于堂上北面。” 鄭玄 注:“卿、大夫之妻為外命婦。” 唐 元稹 《賀降誕日德音狀》:“宜集百寮及外命婦進名賀,皇太后仍御 光順門 內殿,與百寮相見,便為常式者。”《資治通鑒·陳宣帝太建十一年》:“甲子,還宮,御 正武殿 ,集百官及宮人、外命婦,大列伎樂,初作乞寒胡戲。” 胡三省 注:“外命婦,五命以上官之妻也。”參閱《通典·禮六七》。
成語(Idiom):外命婦
發音(Pronunciation):wài mìng f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嫁給外地人或外國人的女子,也用來形容對家庭無所作為的婦女。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外命婦是由“外命”和“婦”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外命”指嫁給外地人或外國人,與自己的本地家庭脫離關系;“婦”指婦女。因此,外命婦的意思是嫁給外地人或外國人的女子,也用來形容對家庭無所作為的婦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那些嫁給外地人或外國人后,與自己的家庭脫離關系,對家庭無所作為的婦女。也可以用來形容那些對家庭不負責任,不盡力經營家庭的婦女。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家庭觀念。在古代,婦女嫁給外地人或外國人后,常常與自己的本地家庭脫離關系,無法照顧家庭的事務。因此,人們用“外命婦”來形容這種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外命婦是一個由動詞和名詞組成的成語,其中“外命”為動詞,“婦”為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嫁給了一個外國人,成了一個外命婦。
2. 她不愿意照顧家庭,成了一個外命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外命婦”拆解成“外命”和“婦”兩個部分來記憶。同時,可以嘗試聯想外地或外國的婦女嫁給外地人或外國人后與家庭脫離關系的情景,以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國古代家庭觀念和婦女地位的知識,可以更好地理解這個成語的含義和使用場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她的媽媽嫁給了一個外國人,成了一個外命婦。
2. 初中生:她不愿意照顧家庭,成了一個外命婦。
3. 高中生:她為了嫁給外地人,成了一個外命婦。
4. 大學生:她選擇嫁給外國人,卻成了一個外命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