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嫭
基本解釋
美盛貌。 宋 梅堯臣 《相逢》詩:“留連芳苑中,肯謝花夭嫭。”
成語(Idiom):夭嫭(yāo hū)
發音(Pronunciation):yāo 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年輕貌美的女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夭嫭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年輕貌美的女子。夭嫭一詞形象地表達了年輕女子的美麗和嬌媚。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夭嫭一詞多用于文學作品、詩歌和古代文化中,形容女子的美麗和嬌媚。在現代漢語中,夭嫭的使用頻率較低,更多地用于描述古代女性的美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夭嫭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中的《衛風·氓》一詩中:“夭夭我覯,驪姬既嫁。”其中的“夭夭”就是夭嫭的意思,形容驪姬的美麗。后來,夭嫭逐漸成為形容女子美麗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夭嫭是一個由形容詞“夭”和“嫭”組成的成語,兩個字都有著形容年輕美麗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長得夭嫭可人,贏得了眾人的贊美。
2. 這位女明星年輕貌美,真是夭嫭之姿。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夭嫭的發音與“妖狐”進行聯想,妖狐通常被描繪為年輕貌美的女子,這樣可以幫助記憶夭嫭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詩經》中的其他成語和古代文學作品中的形容詞,以豐富對夭嫭這一詞語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姐姐長得真夭嫭,像仙女一樣。
2. 初中生(13-15歲):那位歌手唱歌時夭嫭的容顏讓人沉醉。
3. 高中生(16-18歲):她的夭嫭之姿吸引了眾多粉絲的關注。
4. 大學生及以上:這位女演員憑借自己的夭嫭外貌成為了當紅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