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師
成語(Idiom):暴師 (bào shī)
發音(Pronunciation):bào sh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嚴厲、殘酷的老師或教育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暴師是指對學生進行嚴厲、殘酷的教育或訓練的老師或教育者。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那些對學生要求極高、訓練方式嚴格的教育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那些對學生嚴格要求、訓練方式苛刻的老師或教育者。它可以用于描述學生在受到嚴厲教育或訓練時的感受,或者用于評價教育者的教學方式。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暴師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孟子·公孫丑下》一文中。故事講述了孟子曾拜訪公孫丑,請教他如何教育學生。公孫丑回答說:“使民耕戰,戰則不暴。”這句話意味著在教育學生時要嚴格要求,但不可過于殘酷。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暴師由兩個字組成,其中“暴”表示嚴厲、殘酷,“師”表示老師或教育者。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位老師對學生要求嚴格,被形容為暴師。
2. 他的教育方式太暴了,學生們都害怕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把“暴師”這個成語與嚴厲、殘酷的老師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一個暴風雨中的老師,給學生帶來了嚴厲的教育。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孟子的教育思想,以及其他與教育相關的成語,如“師出無名”、“師心自用”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老師很嚴格,有時候我覺得他是暴師。
2. 初中生:我們班的數學老師是個暴師,他對我們要求很嚴格。
3. 高中生:有些老師雖然是暴師,但他們的教育方式確實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