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秩
基本解釋
(1).官階的一級。《隋書·百官志中》:“祿率一分以帛,一分以粟,一分以錢。事繁者優一秩,平者守本秩,閑者降一秩。長兼試守者,亦降一秩。”
(2).古以十年為一秩。 唐 白居易 《七年元日對酒》詩之二:“年開第七秩,屈指幾多人。” 唐 白居易 《喜老自嘲》詩:“行開第八秩,可謂盡天年。”原注:“時俗謂七十已上為開第八秩。”
成語(Idiom):一秩
發音(Pronunciation):yī z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十年時間。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一秩是中國古代計時單位,指代十年時間。秩是古代官吏的任期,一秩即為一個官吏任職的十年期限。因此,一秩成語表示了時間的長久和變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一秩常用于形容時間的長短,特別是指較長的時間段,如十年。它可以用來描述一個人的成長、事物的變化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一秩一詞最早出現于唐代的《劉郎妻列傳》中。故事講述了唐代宰相裴度的妻子楊氏,因為丈夫的官職高升,楊氏成為了宰相夫人。在裴度官至尚書令后的十年間,楊氏一直以賢良淑德而被稱贊。因此,人們用“一秩”來形容楊氏的美德和賢惠。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一秩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已經在這個公司工作了一秩了,經驗非常豐富。
2. 這個城市的變化真是大,我離開了一秩,回來后都認不出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一秩與“十年”聯系起來,因為一秩代表了十年的時間。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時間相關的成語,如“三年五載”、“百年樹人”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爺爺和奶奶結婚已經一秩了。
2. 初中生:我希望能在未來的一秩里實現我的夢想。
3. 高中生:這個城市的發展速度很快,一秩的變化讓人驚嘆。
4. 大學生:在大學里度過一秩的時光,是我人生中寶貴的回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