驁倨
成語(Idiom):驁倨(áo jù)
發音(Pronunciation):áo j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傲慢自大,目空一切。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驁倨是由“驁”和“倨”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驁”意為傲慢自大,“倨”意為目空一切。驁倨的意思是指人在態度和行為上表現出極度的傲慢自大,不把他人放在眼里,自視甚高。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驁倨常用于形容那些自以為是,目中無人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驁倨來形容那些不尊重他人、不關心他人感受的人,以及那些自命不凡、看不起他人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史書記載,驁倨最早出自《漢書·董仲舒傳》,描述了董仲舒對待他人的傲慢態度。董仲舒是西漢時期的一位儒家學者,他自視甚高,認為自己的學說是唯一正確的,對待其他學派的觀點不屑一顧。因此,驁倨這個成語就成為了形容他的行為和態度的代名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驁倨是由兩個形容詞構成的成語,結構簡潔明了,容易理解和記憶。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待下屬總是驁倨地指手畫腳,沒有一點謙和之心。
2. 這個人自命不凡,總是驁倨地說著自己的成就,卻不肯聽別人的建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憶“驁倨”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高傲地翹起頭,目空一切的樣子,形象地表達出驁倨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成語不僅可以豐富詞匯,還可以了解其中的文化內涵和歷史故事。可以繼續學習其他與驁倨相關的成語,如“目空一切”、“自視甚高”等,以擴大自己的成語知識儲備。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總是驁倨地對待同學,從來不愿意與他人合作。
2. 初中生:那個學生因為成績好而驁倨自滿,不再與其他同學交流。
3. 高中生:她在校園里總是驁倨地表現自己的優越感,沒有朋友。
4. 大學生:他因為得到獎學金而驁倨自大,認為自己比其他同學優秀。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驁倨”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