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良
基本解釋
復姓。 春秋 時 陳國 有 公良孺 。見《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英文翻譯
1.a surname
成語(Idiom):公良
發音(Pronunciation):gōng li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公正、善良的品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公良是由“公”和“良”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公”意為公正、公平,指人品正直;“良”意為善良、美好,指人心善良。公良表示一個人的品德高尚,行為正直,為人善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公良常用于表揚一個人的品德高尚,行為正直,為人善良。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對待他人公正無私,為他人著想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公良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宣公十二年》中。當時,晉國有一位名叫公良犀的大夫,他一直以來都以公正、善良的品德著稱。在一次宴會上,他看到有人違背禮儀,公然侮辱了貴族,他毫不猶豫地站出來為被侮辱的貴族辯護,并指出了違背禮儀的人的錯誤。這個故事傳揚開來,人們開始用“公良”來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公良之士,從不為個人利益而做出不公正的行為。
2. 這位老師對學生非常公良,總是公正地對待每個學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公良”拆分為“公”和“良”,并聯想到公正與善良的品德。可以通過將這兩個字與正直、善良的形象聯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品德、道德相關的成語,如“仁義道德”、“德高望重”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一個公良之士,總是幫助別人解決問題。
2. 初中生:老師常常表揚他的公良品質,對待每個同學都很公正。
3. 高中生:學生會的主席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公良之士,為同學們爭取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