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繡毬
成語(Idiom):滾繡毬
發音(Pronunciation):gǔn xiù qi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轉動不停,連綿不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滾繡毬出自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警世通言·鰲拜貪財》一文。滾繡毬原指一種玩具,外面用繡花布包裹,內里裝滿了棉花,滾動時繡花布會不斷地轉動,給人以連綿不斷的感覺。后來逐漸引申為形容事物不停地轉動、連綿不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滾繡毬常用于形容事物連綿不斷地變化、不停地發展。可以用于描述人們的思維、情感、行動等不斷變化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滾繡毬出自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警世通言·鰲拜貪財》一文。故事中,鰲拜是一個貪財的官員,他的財富像滾繡毬一樣不斷增長,但最終卻因貪婪而遭到了懲罰。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滾繡毬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滾”和名詞“繡毬”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思維像滾繡毬一樣,變化多端。
2. 這個城市的發展像滾繡毬一樣快速,令人矚目。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滾繡毬的形態與連綿不斷的變化聯系起來,想象滾動的繡花布球不停地轉動,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馮夢龍的其他作品,以及明代的文學和文化。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玩滾繡毬,它一直在我手中轉來轉去。
2. 初中生:這個問題像滾繡毬一樣,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
3. 高中生:他的興趣愛好像滾繡毬一樣,變化多樣,從不停歇。
4. 大學生:大學生活就像滾繡毬一樣,充滿了各種挑戰和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