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杖
基本解釋
指為獲取報酬而代犯人受杖責。 清 余懷 《板橋雜記·軼事》:“乙酉鼎革,籍沒田產,遂無立錐,羣姬雨散,一身孑然,與傭丐為伍,乃至為人代杖。”
成語(Idiom):代杖(dài zhàng)
發音(Pronunciation):dài zh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代替別人拿著拐杖。比喻幫助或代替他人完成某項困難的任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代杖是由“代”和“杖”兩個字組成的成語。代指代替,杖指拐杖。成語的意思是代替別人拿著拐杖。這個成語的含義是幫助或代替他人完成某項困難的任務。它強調了人與人之間互相幫助、互相扶持的精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代杖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幫助或代替他人完成某項困難的任務。它可以用于各種不同的情境,例如工作中的合作團隊,家庭中的親情關系,或者朋友之間的互助。這個成語可以表達出對他人的關心和幫助,同時也強調了團結合作的重要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傳說在古代,有一位名叫楊修的人因為年老體弱,行動不便,需要拐杖才能行走。一天,楊修在路上遇到了一位年輕人,看到他艱難地拄著拐杖走路,心生同情。于是年輕人主動上前,幫助楊修拿著拐杖,讓他能夠輕松地行走。這個故事傳承下來,成為了代杖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代杖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代”和名詞“杖”組成。其中,“代”表示代替,承擔代理的意思;“杖”表示拐杖,象征著行動的困難。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我生病期間代杖我完成了工作。
2. 她代杖了我一天的班,讓我能夠去處理緊急事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代杖”與幫助他人的形象聯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用拐杖行走時,另一個人主動上前幫助他拿著拐杖,幫助他行走。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代杖相關的成語,例如“以螳代庖”(yǐ táng dài páo),意為用螳螂替代庖丁,形容人才替代不了專業技術。通過學習相關的成語,可以增加對漢語語言和文化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幫助同學代杖他的書包,因為他受傷了。
2. 初中生:在比賽中,隊友受傷了,我代杖他完成了比賽。
3. 高中生:我代杖了我的朋友一天的值班,讓他能夠參加家庭聚會。
4. 大學生:我代杖了我的室友一周的課程,因為他生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