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服
基本解釋
(1).習慣而自然地實行。《漢書·谷永傳》:“起居有常,循禮而動,躬親政事,致行無倦,安服若性。” 顏師古 注:“安心而服行之,如天性自然也。”
(2).安定順服。 晉 荀勗 《為晉文王與孫皓書》:“是故大必字小,小必事大,然后上下安服,群生獲所。” 鄧慕韓 《丁未黃岡舉義記》:“在舊都司署成立軍政府,布告安民,市廛不驚,四民安服。”
成語(Idiom):安服
發音(Pronunciation):ān f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安撫服從,使人心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安服是指通過安撫、勸導等方式使人心服,表示能夠使人平靜下來,不再心懷不滿或反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安服常用于描述領導者或者長輩用某種方法讓人接受自己的意見或者安排,也可以用來形容某種力量或者行動能夠使人心悅誠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史記》記載,安服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的《左傳》中,講述了魯國公族之間的斗爭。公族內部有一個叫做公叔的人,他是魯國君主的親弟弟,非常嫉妒君主的權力,經常與君主爭斗。為了避免內亂,君主決定采取一種安撫的方式,通過禮遇、封賞等手段來安撫公叔的心態,使他心服口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由“安”和“服”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領導通過耐心溝通和合理安排,最終讓員工安服于新的工作安排。
2. 這位老師用自己的言行征服了學生,讓他們安服于她的教育方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安”字和“服”字聯想到安撫和服從兩個含義,通過這種方式來記憶成語的基本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深入研究古代中國的禮儀文化,了解更多關于安撫和服從的方式和方法。
2. 學習其他與領導力和溝通技巧相關的成語,擴大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用溫柔的語調安撫了哭鬧的同學,讓他們安服地坐下來聽課。
2. 初中生:班長通過耐心的解釋和示范,讓同學們安服地接受了新的學習方法。
3. 高中生:領導通過公正的評價和獎勵措施,讓員工們安服于公司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