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致之節
基本解釋
謂忠貞不渝的節操。《三國志·魏志·邢颙傳》:“ 太祖 曰:‘ 顒 篤於舊君,有一致之節。’勿問也。”
成語(Idiom):一致之節(yī zhì zhī jié)
發音(Pronunciation):yī zhì zhī ji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在思想、言行上完全一致的節奏和節制。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一致之節是由“一致”和“節”兩個詞組成的成語。一致表示完全一樣、相同,節指節奏、節制。一致之節形容人們在思想、言行上完全一致,沒有分歧和差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一致之節多用于形容團隊、組織或個人在共同目標下的高度統一和團結一致。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們的思想、行動完全一致,沒有分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中有一段描述,項羽和劉邦在楚漢戰爭中爭奪天下,最后劉邦勝出。項羽在敗北之后,他的部下紛紛歸降劉邦,只有烏江上的一位將領彭越堅決不肯投降。彭越帶領著數千名士兵,守住了烏江,直到被劉邦派來接收的將領趙賁說服才歸降。趙賁感嘆彭越的堅持和忠誠,稱贊他為“一致之節”。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名詞短語構成,由兩個成分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面對困難,我們要保持一致之節,共同努力解決問題。
2. 他們在團隊中保持著一致之節,所以能夠高效合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一個團隊或者樂隊,在演奏中每個人的節奏完全一致,形成一致之節。可以通過畫面化的方式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團結、合作相關的成語,如“同心協力”、“齊心協力”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在班級活動中要保持一致之節,才能取得好成績。
2. 初中生:團隊合作時,大家要保持一致之節,才能完成任務。
3. 高中生:在學習上,我們要保持一致之節,共同進步。
4. 大學生:社團活動中,大家要保持一致之節,才能取得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