殄世
成語(Idiom):殄世(tiǎn shì)
發音(Pronunciation):tiǎn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消滅世間所有的人或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殄世是一個形容詞,表示完全毀滅或消滅世間所有的人或事物。它常用來形容災難性的事件或毀滅性的力量,表達強烈的否定和毀滅的意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殄世多用于文學作品、詩歌、小說和口語中,用來形容某種極端的情況或災難。也可以用來形容某種毀滅性的力量或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二十二年》中有一則故事,說的是戰國時期,秦國的公子重耳被困在晉國,他的母親太后趙姬非常擔心他的安危,就派人送了一封信給他。這封信被晉國的太子知道了,他非常惱火,認為趙姬不尊重他們晉國,于是下令將這封信燒掉。晉國的太子對這封信進行了殄世的處理,意思是要消滅這封信,不讓任何人看到。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殄世由兩個字組成,殄和世。殄的意思是毀滅、消滅,世的意思是世界、人間。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場大火燒得山河盡滅,真是一場殄世之災。
2. 那位獨裁者的統治帶來了殄世的恐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殄世這個成語與“毀滅世界”這個概念聯系起來,用來幫助記憶其含義。可以想象一個強大的力量在毀滅世界的場景,將這個形象與殄世聯系起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文學作品、歷史故事和災難事件的報道來加深對殄世這個成語的理解。也可以了解其他類似的成語,如殘殺、毀滅等,來擴展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這場大火把整個村莊都燒成了廢墟,真是一場殄世之災。
2. 初中生(13-15歲):那個惡霸統治下的城市,人們生活在恐怖之中,簡直是殄世的場景。
3. 高中生(16-18歲):這場戰爭帶來了無盡的苦難和死亡,真是一場殄世的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