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耗
基本解釋
(1).古代在租稅正額以外加收的損耗費。 五代 后唐 明宗 時,凡民間納米,每石加收二升,謂之雀鼠耗。 五代 后漢 時 王章 又增至二斗,名為省耗。參見《新五代史·漢臣傳·王章》。
(2).指白銀交換中加補的損耗量。 鄭觀應 《盛世危言·鑄銀》:“﹝紋銀﹞用之于市肆,則耗損頗多,有加耗,有貼費,有減水,有折色,有庫平、湘平之異,漕平、規平之殊。”
成語(Idiom):加耗
發音(Pronunciation):jiā h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增加消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加耗是一個描述增加消耗的成語。它指的是在原本的基礎上增加了消耗,使得原本的資源或精力更加緊張或不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加耗常用于描述在某個活動或過程中增加了消耗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工作量增加、資源緊張、精力不夠等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加耗的具體故事起源尚不清楚,但它是從漢代的《淮南子·天文訓》中所引用的一句話:“加耗則虧,損耗則絕。”意思是增加消耗會導致虧損,損耗過多則會絕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加耗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加”和名詞“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項目的推遲加耗了很多時間和金錢。
2. 考試的復習任務太重,加耗了很多精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加”和“耗”兩個字分別與增加和消耗這兩個意思聯系起來記憶。同時,可以結合例句進行記憶,加深對該成語的理解和運用。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加耗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加重負擔、加倍努力等,以豐富詞匯量和語言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做完了作業還要加耗時間去練習樂器。
2. 初中生:參加校運會,加耗了很多體力。
3. 高中生:備戰高考,每天都要加耗很多時間在學習上。
4. 大學生:準備畢業論文,加耗了很多精力和資源。
5. 成年人:工作繁忙,經常加耗很多時間在加班上。
6. 老年人:生活費用上漲,加耗了很多養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