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路
成語(Idiom):郢路
發音(Pronunciation):yǐng l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被人遺忘或忽視的道路,比喻人的功勞或貢獻被忽視或遺忘。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郢路源自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楚國有一位名叫屈原的大臣,他在楚國做出了許多重大的貢獻,但由于被人陷害,被貶到了郢都(今湖北荊州)。屈原的貢獻被忽視,他被遺忘在了郢都的道路上。因此,“郢路”成為了一個比喻,表示人的功勞或貢獻被忽視或遺忘。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個人的付出或貢獻被忽視,或者某個事物的重要性被人遺忘。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郢路的故事源于中國古代楚國大臣屈原的遭遇。屈原是一位有才華的政治家和文學家,但由于被人陷害,他被貶到了郢都。在郢都的道路上,屈原的貢獻被忽視,他的才華被遺忘。這個故事流傳下來,成為了一個常用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郢路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是“郢”,第二個字是“路”。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辛辛苦苦工作了這么久,卻被人當作郢路一樣被遺忘。
2. 這位科學家的貢獻被忽視,他感嘆自己真是個郢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屈原被遺忘在郢都的道路上的情景,來記憶郢路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關于屈原和楚國歷史的知識,以加深對郢路成語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辛辛苦苦畫了一幅畫,結果被老師當作郢路一樣被忽視。
2. 初中生:我們班上有一位同學在班級活動中付出了很多努力,但卻被同學們當作郢路。
3. 高中生:他在社區志愿者活動中付出了很多,卻被人當作郢路一樣被遺忘。
4. 大學生:我的研究成果被導師忽視,感覺自己就像是郢路一樣被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