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食米
基本解釋
按人配給的糧食。《說郛》卷九八引 宋 丁謂 《丁晉公談錄》:“隨駕兵士,大約不過十萬人,每日請(qǐng)口食米二升半?!?/p>
成語(Idiom):口食米
發(fā)音(Pronunciation):kǒu shí m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口中含有食物,指人吃飽了。
詳細(xì)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形容人吃得飽飽的,不再感到饑餓。
使用場(chǎng)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一個(gè)人吃得很飽,不再感到饑餓的狀態(tài)。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韓非子·外儲(chǔ)說左上》:“馮唐既飽,乃曰:‘吾能使君飽。’左上曰:‘愿聞之。’馮唐曰:‘君之口食米矣,吾能使君口食牛乎?’左上曰:‘未知其故也?!T唐曰:‘君之口食牛矣,吾能使君口食羊乎?’左上曰:‘未知其故也?!T唐曰:‘君之口食羊矣,吾能使君口食犬乎?’左上曰:‘未知其故也?!T唐曰:‘君之口食犬矣,吾能使君口食豕乎?’左上曰:‘未知其故也?!T唐曰:‘君之口食豕矣,吾能使君口食鼠乎?’左上曰:‘未知其故也。’馮唐曰:‘君之口食鼠矣,吾能使君口食蟻乎?’左上曰:‘未知其故也。’馮唐曰:‘君之口食蟻矣,吾能使君口食蚯蚓乎?’左上曰:‘未知其故也?!T唐曰:‘君之口食蚯蚓矣,吾能使君口食蠕蟲乎?’左上曰:‘未知其故也?!T唐曰:‘君之口食蠕蟲矣,吾能使君口食河豚乎?’左上曰:‘未知其故也?!T唐曰:‘君之口食河豚矣,吾能使君口食鮑乎?’左上曰:‘未知其故也?!T唐曰:‘君之口食鮑矣,吾能使君口食珠乎?’左上曰:‘未知其故也。’馮唐曰:‘君之口食珠矣,吾能使君口食金乎?’左上曰:‘未知其故也?!T唐曰:‘君之口食金矣,吾能使君口食泥乎?’左上曰:‘未知其故也?!T唐曰:‘君之口食泥矣,吾能使君口食土乎?’左上曰:‘未知其故也。’馮唐曰:‘君之口食土矣,吾能使君口食木乎?’左上曰:‘未知其故也?!T唐曰:‘君之口食木矣,吾能使君口食石乎?’左上曰:‘未知其故也?!T唐曰:‘君之口食石矣,吾能使君口食鐵乎?’左上曰:‘未知其故也。’馮唐曰:‘君之口食鐵矣,吾能使君口食飯乎?’左上曰:‘未知其故也?!T唐曰:‘君之口食飯矣,吾能使君口食米乎?’左上曰:‘未知其故也?!T唐曰:‘君之口食米矣,吾能使君口不食乎?’左上曰:‘未知其故也?!边@個(gè)典故就是《韓非子》中的一則寓言故事,通過反復(fù)提問,說明了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吃飯只要有米飯就能滿足。成語“口食米”的意思是人吃得飽飽的,不再感到饑餓。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dòng)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吃了一大碗飯,現(xiàn)在已經(jīng)口食米了。
2. 昨天晚上我吃得太多了,一直到現(xiàn)在還口食米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口食米”聯(lián)想為一個(gè)人吃飽了的樣子,口中含著米飯,不再感到饑餓的狀態(tài)。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xué)習(xí)其他與飲食相關(guān)的成語,如“食不甘味”、“饑不擇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duì)這個(gè)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我吃了一碗米飯,現(xiàn)在已經(jīng)口食米了。
2. 初中生:昨天晚上我吃了一頓大餐,現(xiàn)在還口食米呢。
3. 高中生:考試前一天晚上,我吃了很多東西,現(xiàn)在已經(jīng)口食米了,精神飽滿地迎接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