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簿
基本解釋
姻緣簿的美稱。傳說 唐朝 韋固 夜過 宋城 ,遇一老人于月下檢書,問之,乃人間姻緣簿。事見 唐 李復言 《續幽怪錄·定婚店》。 元 無名氏 《集賢賓·佳遇》曲:“多管是標致雙郎正逢著 蘇小卿 ,玉簿上婚姻已定。” 明 陳鐸 《錦庭樂·閨怨》套曲:“春閨有日來 雙漸 ,相逢一笑兩謙謙,玉簿姻緣許再僉。”
成語(Idiom):玉簿(yù bù)
發音(Pronunciation):yù b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古代官員的冊封之物,也泛指官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玉簿是古代官員被封官時所領受的一種冊封物品,通常是用玉制成的,上面刻有官職名稱和封號。因此,成語“玉簿”泛指官職或官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官職高貴、尊貴的場合,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的官位或職位高。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傳,成語“玉簿”最早出自《漢書·霍光傳》。霍光是西漢時期的一位重要宰相,他在給劉秀(后來的漢光武帝)封官時,寫了一篇奏章,其中有一句話是“玉簿金冊,既明世祖之大德,又明臣下之愚忠”。在這句話中,霍光用“玉簿”來形容劉秀的官位尊貴。后來,人們便將“玉簿”作為一個成語,用來形容官職高貴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官位已經升到了玉簿之列。
2. 擔任國家的重要職位,是每個人都夢寐以求的玉簿。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玉簿”與官職、尊貴聯系起來,想象自己被冊封為官,領受玉簿的場景,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關于古代官職的知識,了解古代政治制度和官員的等級制度。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科學家是現代社會的玉簿,他們為人類做出了很多貢獻。
2. 初中生:我希望將來能夠考上一個玉簿的職位,為國家和人民做出貢獻。
3. 高中生:在大學期間,我要努力學習,爭取取得優異的成績,為將來能夠擔任玉簿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