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浪
成語(Idiom):扣浪
發(fā)音(Pronunciation):kòu l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行為不端,品行不正之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扣浪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用來形容人的行為不端,品行不正。扣浪可以指一個人的言行不合規(guī)范,行為不檢點,不守道義,缺乏道德準則。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扣浪可以用于描述一個人的品行不端,行為不正之時。可以用于日常生活、社交場合或文學作品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李斯列傳》中有關于李斯的記載,其中有一段描述李斯被秦始皇賜予玉璧的故事。當時,李斯接受了玉璧后,卻將其私自出賣給了商人。秦始皇得知后十分憤怒,對李斯說:“你是一個扣浪之人!”從此,扣浪成為了一個貶義詞語,用來形容人的行為不端,品行不正。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扣浪由兩個漢字組成,第一個字“扣”表示壓制、按住,第二個字“浪”表示行為不檢,品行不正。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人平時看起來很正派,沒想到私底下是個扣浪之徒。
2. 他的扣浪行為讓他失去了很多朋友和機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扣浪”拆分為“扣”和“浪”,將“扣”想象成壓制、按住的動作,將“浪”想象成行為不檢、品行不正的意思。通過形象化記憶,可以更容易記住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相關的成語和詞語,例如“不檢點”、“品行不正”等,以豐富詞匯量和文化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偷了同學的鉛筆盒,真是個扣浪之人。
2. 初中生:他考試作弊被老師抓住了,真是個扣浪之徒。
3. 高中生:他為了博取別人的注意,不擇手段地做一些扣浪的事情。
4. 大學生:這個學生在校園里故意破壞公共設施,真是個扣浪的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