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壇
基本解釋
即丘兆。《宋書·禮志一》:“遂於東南巳地創立丘壇。”
成語(Idiom):丘壇
發音(Pronunciation):qiū t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丘壇是指古代祭祀神靈的高臺或祭壇。在引申意義上,丘壇也表示學術界或文化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丘壇在古代是用來祭祀神靈的地方,因此代表著神圣和莊重。在現代,丘壇常常用來比喻學術界或文化界,表示高尚的學問和精神追求。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丘壇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高雅的學術討論或文化活動,也可以用來表示某個領域的權威或專家。例如,在一場學術研討會上,可以說:“這次研討會上匯聚了各個丘壇的學者,他們的研究成果必將引領行業發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丘壇這個成語源自《史記·秦始皇本紀》。相傳,秦始皇統一六國后,他非常重視文化和學術,曾親自主持修建了一座高大的丘壇,用于祭祀先祖和神靈,并舉行各種文化活動。后來,丘壇逐漸成為了學術界的象征,表示對學問的尊崇和推崇。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丘壇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固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位學者在丘壇上發表的演講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2. 他是當今丘壇上的一位權威專家,他的觀點備受尊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高大的丘壇上聚集著許多學者和文化人物,他們在丘壇上進行高雅的學術討論和文化交流。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丘壇相關的成語和詞語,例如“丘壑”,“丘坰”,以及與學術和文化相關的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希望將來能成為丘壇上的一名學者,為國家做出貢獻。
2. 初中生(13-15歲):老師說,只有通過努力學習,才能站在丘壇上,展示自己的才華。
3. 高中生(16-18歲):這位教授是我們學校的丘壇,他的專業知識非常廣泛。
4. 大學生(19-22歲):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是我成為丘壇一員的機會,我要好好準備。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對你有幫助!